作者这两天有幸与团队一起来到欧洲,借着第22界世界被动房大会之机,参观了欧洲几个国家的被动房项目。这次来到了阿尔卑斯山下美丽的小城:因斯布鲁克。这是笔者心中的圣地,因为我们所共知的朗诗布鲁克被动房的得名就是起源于这里。下图为位于浙江长兴的朗诗布鲁克被动房效果图。
因斯布鲁克的含义是因斯河上的桥。当年朗诗地产开发承建国内第一栋PHI认证的被动房,其意为搭建中德之间合作优异的桥梁,为中国宣传发展被动房做出积极的贡献。5年过去了,长兴朗诗绿建研发基地布鲁克被动房酒店接待了无数的节能爱好者的参观考察,为大家普及了被动房的理念和技术知识,成绩斐然,你今天看到国内有那么多的被动式低能耗建筑项目在祖国大地遍地开花,怎能不由衷的敬佩当年田校长的英名和远见呢?
今天是礼拜天,笔者一个人漫步在因斯布鲁克小城的大街上。这是个面积不大的城市,作者从借宿的酒店,一直往东走到奥林匹亚村,大概花了三刻钟,期间随处可见国外的这些风格特异的建筑,不远处的阿尔卑斯山随时可以映入眼帘,别有一番心旷神怡。
礼拜天的欧洲大街,所有商场都是关门的,路上几乎没有行人,出奇的安静。
作者主要还是对这边的节能建筑感兴趣,这里拍摄了无数张照片,挑选几张跟朋友们分享。
首先说说他们的节能建筑究竟有什么特点,第一个要提的就是:建筑体形系数非常小,方方正正的盒子型建筑,外立面非常简约美观。
国内的建筑立面,不是凸凹的阳台,就是各种凸窗,给人的感觉就是外立面很复杂。而看这里的建筑,很明显的感受,立面真的是太简约了,住宅了建得跟办公楼似的。。
当然,这里的建筑物也有阳台,就像上面的照片,即便如此,整个建筑物的形态还是看起来不复杂。
外国人也是有喜欢封阳台,各种形式的外窗来封阳台。
不过这里的建筑,凸阳台跟国内不一样,为了断然,阳台板与主体结构分离,用两个柱子来支撑,如上图所示。
外国的建筑的另外一个特色,就是喜欢用这些鲜艳的装饰砂浆来作为最后的饰面层,在大街上随处可见五颜六色的建筑物。
这种鲜红的外立面,整体看起来很清爽,放到国内估计没人敢这么设计。
这种阳台的断热处理在国内还没普及,希望今后我们可以借鉴这些经验。
笔者有幸也看到了一个工地,这里面主体框架已经完工,外窗户也已经安装好,因为是周末,工地上没有一个工人,处于停工状态。这在国内真的是不可想象,建筑工人会放假?
所有的外门窗都是与结构墙体外齐平安装,窗框与墙体之间采用聚氨酯发泡剂填缝。这里的阳台板倒没有采用任何断热处理,或者是因为他们不做被动节能建筑吧、
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国外的建筑工地是没有围墙挡板的,仅仅是架设了一道钢丝网作为围墙,我站在大马路边,透过这个钢丝网,就把工地里的实情一览无余。外国人还真的把建筑工地对外呈现的这么一目了然啊,想想国内那些封闭的工地围墙里面,多少偷工减料、多少抢工期加班加点的事情在发生着呢?
看到这几个建筑工地,你还会发现一个情况,这里的建筑结构全是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没有填充墙嘛!不知道是不是笔者看的工地太少,不具有代表性。反正在因斯布鲁克城里看到的工地建筑都是没有填充墙的。
一如去年的分享,国外的节能建筑,外窗是少不了金属窗台板这一防水神器的。
即便是再小的窗户,这个窗台板也不可获取,这成了欧洲人建筑物的标配部件。
与金属窗台板搭配的,往往还有外遮阳金属卷帘,几乎是大多数建筑外窗上都能看得见,
外立面采用厚层质感砂浆,从下往上仰视,感觉这墙面平整度就是很好啊!
在这样一个位置,可以看到墙面明显的高低差,接近地面位置的墙面比上方要内深一些。
通过这个样角部位可以看出端倪,上面是采用了厚的保温板,下方仅仅是从土壤层以下延伸上来的部分,保温厚度比上方也小。
中间有一到金属板托架把上方的保温系统给牢牢拖住,高低层的分界也便完美的实现了。国内很多在首层采用架空层的建筑,二层以上有保温系统,架空层墙面不设置的话,中间用这样的金属托架效果还是很好的。
今天先展示这些在因斯布鲁克小城看到的节能建筑情况,尽管没有看到传说中这里的被动房项目,但是即便是很普通的节能建筑也让我们有很多收获和灵感,希望这样的分享对大家带来一些帮助。